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7版英语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情况 ,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教学交流,并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外研版新教材语篇资料,由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主办,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承办,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协办的“2019年外研版教材初中英语跨区域间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于5月29日上午在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成功举办。
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室主任、英语教研员王雨芳老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师训办主任、英语教研员王冬梅老师与丰台区初一年级全体英语教师和来自西城区的部分一线骨干教师约12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交流活动。活动由丰台分院中教研英语教研员车向军主持。
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的王眈老师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颜涵老师对七年级下《Module10 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进行了同课异构。王眈老师从模块整体备课入手,基于第一单元的Betty今年暑期打算到巴黎度假的已知,自然引入新课有关Betty巴黎旅游经历的邮件阅读。学生通过独自阅读获取Betty不同时间进行的游览活动,同伴讨论梳理Betty旅游经历,构建以时间为线索的信息,在分享交流所获取的信息的同时加强语言内化以及情感的体验,最后以学生喜爱的拍摄抖音的方式进行语言输出,进一步巩固语言,为之后学生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打下了语言基础。
颜涵老师从学生熟知的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的场景入手,激发学生想要多了解巴黎,想要前往巴黎旅行的愿望。学生通过获取Betty在巴黎的旅游经历的事实信息,进一步思考旅行需要关注或需要考虑做哪几方面的事情,如:参观地点,品尝食物,交通工具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不同人的旅行经历的语篇材料,以便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帮助小组完成集体旅行的计划。学生在完成与自身联系紧密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极大热情。
课后王雨芳老师,王冬梅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分析。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肯定。王眈老师的课突出了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个体阅读充分,语言学习落实扎实,特别是学生结合情景的语言情感体验颇具特色。颜涵老师的课突出了语言学习的迁移及创新性,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突出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两位专家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王雨芳老师结合王眈老师的课,从教材编写意图及活动设计目的分析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关注活动设计的层次,对语言的创新迁移还可以加大力度,且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王冬梅老师结合颜涵老师的课,从英语核心素养的要素到对学习活动观的理解与实施做了充分的分析。她结合教师的活动设计困惑给出了细致的建议,如:为了落实体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可以结合学情适当进行文本材料的补充,课上增加阅读的信息输入量及语言的丰富性设计,分课时将学生的语言创新及实践做得更加深入。
两位专家老师的点评与分析为一线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如何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摄影:车向军
审稿:刘青岩
Copyright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